• search
  • logo
  • search
  • fb line
  • menu
  • up
    回24節氣 立春

    立春

    春季養胃五原則

    中醫認為,春季屬”木”,相對應於人體則屬”肝”。春季的”木”應欣欣向榮,如肝氣不舒、郁而不達、氣機不暢,可發生胃痛諸症。春天是胃病(包括胃、十二指腸潰瘍)、肝硬化等疾病伴消化道出血的高發季節。

    有胃病的人在這個季節一定要格外注意以下事項,以預防胃病的發作:

    ① 保持愉快心情、樂觀,避免抑郁、焦慮、生氣等情緒及心理狀態。《內經》裡「怒則肝氣乘矣,悲則肺氣乘矣,恐則脾氣乘矣,优則心氣乘矣」,「怒則氣逆,甚則嘔血及飧瀉」等,講的就是因情志失調而引發胃病。

    ② 戒菸酒,忌食生冷肥甘及粗糙、過硬、過酸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避免暴飲暴食或飢飽失調、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習慣。

    ③ 慎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,如激素、阿司匹林、保泰松和一些抗凝藥等,過於苦寒的藥物如龍膽草、苦參、黃連等,也要慎用。

    ④ 勞逸結合,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
    ⑤ 食療,經常用薏仁、山藥、大棗、茯苓、芡實等煮粥飲用,可以健脾補氣、強身健體。

    立春的特點

    隨著立春節氣到來,人們更能感覺到白天越來越長,氣溫趨於上升,日照、降水逐漸增多,農事活動由此開始。

    「一日之計在於春」這句古諺語,充分強調了春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。

    春天是由寒冷向暑夏的過渡時節,氣候特點表現為冷暖氣團交替頻繁。

    天氣乍寒乍暖,人體生理開始變得疏鬆,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。

    特別是生活在北方地區的人不宜馬上脫去棉服,年老體弱者換裝尤其要謹慎,不可驟減。

    因此,在此期間要根據其乍寒還暖的氣候特點,注意保暖防風,並對飲食起居作適當的調節。

    立春的養生

    人們經過秋、冬的修養,到了春天要開始勞動了,故春季的養生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、萬物始生的特性,逐漸從「秋冬養陰」到「春夏養陽」。

    春季養生要順應陽氣生發、萬物始生的特點,注意保護陽氣。按自然界屬性,春屬木,與肝相應。

    肝的生理特點是主疏泄,惡抑鬱而喜調達。要力戒暴怒,更忌情懷憂鬱,要保持心胸開闊、樂觀向上、心境愉悅的好心態。

    總之,立春的養生要逐漸晚睡早起,保持好心情,避免憂愁或情緒激動,

    立春的起居

    首先要消滅傳染源; 二要常開窗,使室內空氣流通,保持空氣清新; 三要加強鍛鍊,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。

    立春節氣,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,需舒展暢達,故日常起居要夜臥早起,鬆緩衣帶,舒展形體。

    多參加室外活動,克服倦懶思眠狀態,使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,力求身心和諧、精力充沛。

    初春由寒轉暖,各種致病細菌、病毒隨之生長繁殖,溫熱毒邪開始活動,現代醫學所說的流感、流腦、麻疹、猩紅熱、肺炎等多有發生和流行。

    立春的飲食

    飲食調養宜食辛甘發散之物,不宜食酸收之味。

    宜選擇一些柔肝養肝、疏肝理氣的草藥(如枸杞子、郁金、丹參、元胡等)和一些辛溫發散的食品(如大棗、豆鼓、蔥、香菜、花生等)。

    飲食上多選辛酸發散之品。

    立春的合適湯品

    一、冰糖燉雪蛤

    本品氣味香甜甘潤,具有滋潤肌膚、養顏增白之功效,於此時食用恰到好處。它還對氣血不足、形容憔悴、肌膚不擇或消渴及咳喘等症有一定的食療效果。

    二、椰盅燉嫩雞

    椰子燉鮮雞湯氣味醇香;清潤,具滋肺補氣、溫五臟之功;適合男女老幼飲用。

    三、鮮菊豬肝湯

    本品氣味甘潤,具有滋肝補血、養顏明目之功效,為常見養生湯品之一。

    可用於肝血不足、視物不清及肝經熱盛之頭痛、頭暈、目眩、口苦、口乾、口渴等症,由合女士美容之需。

    資料來源:
    弘揚中華五千年養生文化、二十四節氣湯譜—萬里機構、得利書局出版
    十大病症居家療法全書—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

    文章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