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養胃要點
到了夏季,人體的免疫機能就處於一種比較衰弱的狀態,這與氣溫升高、食欲下降、營養物質攝取不足等有關。
而夏季高溫高濕,食物容易腐爛、變質,是細菌、真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的黃金季節,飲食起居稍有不慎,便會引發消化道、呼吸道的感染,所以要注意以下事項:
① 避免過度勞累,保持充足的睡眠。勞累會破壞機體免疫平衡,加重胃的負擔,容易引發胃炎。
② 不宜在空調環境中久呆,空調房中不是自然風,而且空氣汙濁,易使胃受涼,引發胃炎。
③ 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清淡、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主,多吃新鮮易消化的食物,少吃油膩、油炸、辛辣食物,除蔬菜水果外,可多吃山楂、食醋等酸的東西。
④ 切忌飲酒,因為酒是胃病復發最主要原因之一。
⑤ 防止病從口入,生吃蔬菜、漁或海鮮都會讓胃承受不住,因此夏季要少吃生食。
小滿的特點
有一首節氣歌最能反映此節氣的氣候特點:「立夏小滿初夏到,氣溫顯著升的高。南方雨水很充沛,北方風大雨水小。」
此時雨水充沛,光照充足,溫度適宜。江南一帶平均氣溫在22℃左右,嶺南地區則迎來典型的夏季氣候。
而在珠三角一帶氣溫會上升,雨量會增多。同時端午節常在此節氣內。
廣東民間亦有句諺語:「未食五月糉,寒衣不敢送。」也就是說在端午節前,還可能會有陰冷的時刻。
小滿的養生
小滿時節,萬物繁茂,生長最旺盛,人體的生理活動也廚餘最旺盛時期,消耗為四季中最多,所以應及時補充營養,以使身體五臟六腑不受損傷。
中國醫學認為,春養肝,夏養心,其理論又認為「肝為心液」。
自小滿開始,氣溫上升趨緩,降水不多,光照充足、蒸發量大。
小滿節氣養生,以“未病先防”為主,即做好各種預防工作,防止疾病發生。
隨著氣溫升高,人的心情也會變得煩躁,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猝死,故要特別注意精神養生,保持心境平靜。
小滿的飲食
夏日汗流最多,尤其要注意養心、補心。
同時時至夏日,治病、調理、養生則宜偏清涼。
可多食菊花、蘆根、沙參、元參、百合、綠豆、淮山、冬瓜、節瓜等藥材、時蔬,切忌過於溫熱,以免損傷陰津。
飲食更應清淡。另外,冷飲過量會導致一些疾病,應該注意防治。
氣虛體質者,往往消化能力不強,燉湯、煮粥補養是不錯的選擇,不僅可以給身體加油,而且可以滋潤小滿時節的燥熱。
小滿的起居
同時也不宜過於寒涼滋膩,以免暑氣內伏,不能透發。
時至小滿,「春困夏乏」,人易疲倦走神,故應經常到戶外活動,吸納清陽之氣。
每日可做簡單運動以調理心臟。不可貪涼臥睡,避免引發風濕症、濕性皮膚病等疾病。
小滿的合適湯品
一、木瓜豬肚湯
木瓜豬肚湯源於廣東東莞民間,在當地還有「女壽星湯」的美稱。
味道清潤,鮮美可口,有潤肺、補腎、健胃的功用。
且能美顏潤膚。此湯其實男女老少皆宜。
二、益母草煲雞蛋湯
初夏時正值中、高考之際,女學生們由於溫習緊張和節令關係,這時或會出現月經不調甚至痛經症狀,而及時服用本品,當大有助益。
它氣味清香,不燥不寒,具有行氣活血、化瘀調經之功效,誠為南方夏日之女性養生佳品。
三、綠豆芽蛤蜊湯
初夏時節,天氣潮熱,所以健脾除濕仍是養生基本方針;
本品氣味清潤甘甜,具有清熱解暑之功效。
由宜治療身熱暑濕、心煩口渴、小便不利、全身浮腫之症,還可減肥,亦是小滿時節湯品之一。
資料來源:
弘揚中華五千年養生文化、二十四節氣湯譜—萬里機構、得利書局出版
十大病症居家療法全書—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



全民健康知識傳播保健團體,
讓更多人了解健康,增加養生的知識。
加入全民學習會員聯盟知識健康、營養師、藥師、醫師、免費諮詢、調理健康福利

文章圖片等部分內容及素材,來源於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台,中醫師、藥師、醫生、營養師,"由於文字、圖片、漫畫整理編輯發佈",主要目的分享信息,供全民健康知識傳播,如果文字、圖片或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問題,請原作者及時告知,我們將立即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