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列文章
常吃陳皮!疏肝、助眠還暖胃
我們平時在中藥店買的陳皮,不能算是陳皮,而是橘子皮,顏色是淡黃色,有濃郁的橘子味。
這種橘皮,不但沒有陳皮理氣化痰的功效,反而由於味辛沖、會破氣,造成反作用。
每年10月,茶枝柑成熟之後,就會開始陳皮的製作。
儲存年份越長、保存越完好的陳皮,等級越高價值越高。
小小一塊陳皮,為什麼備受大家喜愛呢?
中醫認為,陳皮味苦、辛,性溫,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的功效,常用於緩解脘腹脹滿、食少吐瀉、咳嗽痰多等徵狀。
民間有言:「一兩陳皮一兩金」、「百年陳皮勝黃金」。
陳皮確實是個寶,陳年越久越香、營養價值也更高。
其中,又以「甘、香、醇」的廣東新會陳皮最為出名。
正宗新會陳皮從製作、曬制,到乾燥保存、避免發黴都馬虎不得,所以才如此珍貴。
新會陳皮,相傳起源自宋代,至明清時期備受推崇。
《本草綱目》、《本草述》等都有記載,如今還被列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。
新會陳皮所用的原料為當地茶枝柑這個特定品種,待果子全熟後才採摘製作。
採摘後,用「兩刀開三瓣」的傳統手藝開皮、去果肉。
剝好的新皮不能用機械烘乾,必須靠陽光自然生曬,還要根據溫度、濕度隨時檢查陳化過程,多次翻曬。
陳化後的陳皮,內囊風化自然剝落,表面豬須紋明顯,由白色轉為黃褐色。
外皮原本橙紅的鮮豔色澤,隨著年份逐漸加深,10年陳的陳皮,外皮呈棕褐色。
外皮上無數大小均勻、且凹入的油點,皺縮十分明顯,被稱為「油室」。
油室通透、紋理清楚、凹凸感強,所含的橙皮甙等營養物質也越豐富。
俗話說:3年陳皮炒菜、5年陳皮煲湯、10年以上的陳皮泡茶才香。
經過10年的陳化,陳皮所帶有的苦、澀、辛辣味幾乎消失不見,刺激強烈的果酸轉為悠遠的清香、獨特的陳香。
泡出的茶湯,金黃的色澤中透著一抹紅,色如琥珀,只有年份老的陳皮才能泡出如此顏色。
年份短的陳皮,泡出的茶湯,呈青黃色、甚至青色。
用泡過6、7泡的陳皮,連著茶湯一起入菜,可以去腥解膩,尤其適合做紅燒肉、陳皮鴨等。
倒下去的一瞬間,清香氣竄了一整鍋,真是提鮮。
★ 藥食同源的陳皮,是家庭常備之物。
陳皮是一味我們常用的藥材,泡茶有健脾益氣、驅寒暖胃的作用,而搭配菜餚則可以解膩消煩、促消化,正符合秋季的飲食需要。
以下就為大家推薦一些陳皮的妙用。
1、陳皮煮生薑:預防感冒。
生薑可以祛風散寒、健脾化痰,將它與陳皮一起煮水,對預防感冒、調中開胃、安神有不錯的效果。
2、陳皮棗飲:改善食欲不振。
在這個炎熱的夏季常常會缺乏食慾,製作一杯陳皮棗飲,對改善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有助益。
3、陳皮檸檬茶:緩解咽喉不適。
陳皮燥濕化痰,檸檬富含維生素C、檸檬酸鈉。
咽喉不適者可嘗試用陳皮泡檸檬片,飲用后能緩解咽喉炎、咽喉腫痛,經常喝陳皮檸檬茶,可預防咽喉問題。
4、陳皮蜂蜜水:消暑解鬱。
夏天炎熱的高溫容易中暑,產生鬱結的壞情緒。
而陳皮搭配蜂蜜能起到消暑的作用,對脾胃好,酸甜可口的味道,瞬間趕跑酷暑的壞心情!
5、陳皮菊花茶:清熱明目。
菊花是一種清熱解毒的好物,對緩解眼睛疲勞有一定作用。
用陳皮與菊花搭配泡茶,無疑是適合上班族的茶飲。
詳細內容
手指發麻的預警疾病
手指發麻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現象,沒什麼大不了,可能是長時間敲鍵盤、玩手機,也可能是短暫性的手部肌肉僵硬等等。
其實,手指經常性發麻,是許多疾病發生的前兆,這些你都不能大意。
一、手指發麻具體是什麼
手指的感覺神經是由頸段脊髓分出神經根,在頸腋部組成臂叢神經,再分橈神經、正中神經、尺神經等通過上臂和前臂,成為未梢神經分佈到手和手指。
當這些部位的神經發生損傷、炎症、腫瘤、受壓等,引起感覺異常時,就會出現手指發麻。
二、手指發麻對人體會產生什麼危害
手指麻木是肢體運動神經受損的一種獨立性疾病,大多是由於中風偏癱、糖尿病、神經炎以及頸椎病、腰椎病等引起。
運動神經纖維周邊的微細血管被堵塞,致使運動神經纖維嚴重壓迫、受損,神經的傳導能力和傳導速度下降,就會出現手腳麻木。
嚴重者可發展為肢體癱瘓、肌肉萎縮等慘痛徵狀。
三、手指發麻有可能是下面這些疾病的前兆
1.中風
中風患者常出現頭痛、眩暈、肢體麻木、舌頭發脹等徵狀。
手指麻脹為其徵狀之一,但通常還會伴有胳膊和其他部位的麻木。
2.頸椎病
由於頸椎病的一系列病理變化,脊神經根可能受壓、牽拉和刺激,致使手指麻木、發脹。
表現為橈側或尺側,或五個手指一起麻脹,還有可能伴有握力降低現象。
麻木大多出現在手指和前臂。
手指及前臂的感覺減退,少數出現感覺過敏區,往往為病變節段受刺激引起。
3.短暫性腦缺血發作(TIA)
又稱一過性腦缺血或「小中風」,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壓、高血脂等症。
高血壓會引起血管痙攣、高血脂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、晚上睡覺時血流相對緩慢,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一過性腦缺血而引起單側手指發麻。
4.糖尿病
糖尿病會引起多種併發症,如果周圍神經發生病變,就會有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。
5.風濕性關節炎
手指麻脹是其早期表現之一,如同時伴關節腫痛,則更有這種可能。
6.心血管堵塞
因為血液不流通,可能會導致手指發麻。
7.末梢神經炎
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、營養不良,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,導致末梢神經炎,也會引起手發麻。
此時只要注意多補充營養,如補充維生素B1便可。
8.腕管綜合徵
又稱腕管狹窄症,是指腕部外傷、骨折、脫位、扭傷或腕部勞損等原因引起腕橫韌帶增厚。
當管內肌健腫脹,瘀血機化使組織變性,或腕骨退變增生,使管腔內周徑縮小,從而壓迫正中神經,引起手指麻木無力為主的一種病症。
9.手機肘
當人們使用手機接打電話時,手肘部彎曲程度往往超過90度,長時間保持通話姿勢使得尺神經在肘管內受壓或牽伸,會導致無名指和小姆指發麻變成「爪形手」。
或者拇指不能對掌、拇指與食指對指無力、手指不能分開與併攏等現象,導致手指發麻無力。
10.慢性酒精中毒
對於一些經常喝酒的人來說,如果出現手掌發麻,就預示著慢性酒精中毒。
慢性酒精中毒如果不進行及時處理,就會導致機體各系統功能障礙,甚至不可逆轉的病理損害。
如:慢性消化道炎和潰瘍、酒精中毒性心肌炎、脂肪肝或肝硬化、中樞神經系統變性或腦萎縮。
四、如何預防手指發麻
1.盡可能雙手並用
根據左腦支配右半身,右腦支配左半身的理論,總是使用一隻手只能刺激支配該手的一側腦子。
左腦優勢的人,應該加強左手和左側身體的使用,以激發右腦潛能,平衡左右腦關係,使其協調發展。
因此,喜歡用右手的人要多鍛煉左手,如用左手提物、關門窗、翻書頁、練習寫字、畫圖等,愛用左手的人應鍛煉右手。
2.培養手指的靈活性
要使指尖能從事一些比較精密的活動,如拼裝小型塑膠模型、擺弄小玩具、用小刀削鉛筆等。
3.增強批判節的柔韌性
這對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有益。
如伸屈手指、懸肘寫字作畫、織毛線衣等。
4.鍛煉皮膚的敏感性
皮膚觸覺不敏感就意味著大腦感覺中樞的遲鈍,所以應讓手指經常接受冷熱刺激,如冷水、熱水洗手等。
5.使手指的活動多樣化
總是單調的方法會減少手指靈活性,限制大腦和手指間的信息傳遞。
可進行各種形式的手指活動,必要時也可以用健身球來活動手指。
詳細內容
女人45歲後,多吃幾種天然雌激素
對於女性朋友來說,過了45歲後,身體健康就會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。
而且,由於45歲之後,某些人的絕經期也會到來,就會造成女性朋友的衰老加速。
這對於女性來說是難以接受的,對於女性來說,保持身體青春美麗很重要。
然而歲月催人老,不管怎麼說,衰老畢竟是一種無法阻擋的過程,每個人都要經歷。
不過,生活中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來延緩衰老的過程。
具體應該怎麼做呢?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!
其實45歲過後,女性往往老態出現的就會比較快,主因是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水平下降過快,就會促使這種情況發生。
而男性朋友上了年齡之後往往老的比較慢,這是由於男性朋友的激素下降比較慢,所以生活中看起來似乎就是女性比男性更老一些。
對於女性朋友來說,生活中要多加注意,適時給身體補充雌性激素。
這樣對於女性來說,不僅皮膚狀態能得到改善,還有助於調節氣色,平時和同齡人站著一起,也顯得年輕一些。
具體吃那些食物可以補充雌激素呢?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。
這些食物平時記得多吃,富含雌激素,或讓女性衰老減慢,再次青春。
1. 豆類以及各種豆製品
對上了年紀的女性來說,大豆以及一些豆製品也是不錯的選擇,這類物質富含較多的異黃酮,對女性來說就是天然的雌性激素。
它不僅可以幫助體內的雌激素分泌加速,讓女性恢復氣色和皮膚狀態,還有助於補充女性體內的鈣元素。
由於女性在更年期的時候,體內的鈣往往流失較多,這時,可補充一些含有鈣的大豆和豆製品,可以達到預防女性出現骨質疏鬆等骨骼疾病。
建議女性朋友,平時可以適當的吃一些大豆或豆製食品。
2. 多用葛根泡水喝
葛根中的某種物質,可以幫助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分泌加速,而雌激素分泌過多的時候,就會促使女性的衰老變慢,同時幫助改善皮膚的狀態。
建議大家生活中要注意,適量的泡一些葛根當水喝(注意:不要用泡過的葛根泡水,不然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一些損害)。
所以,要控制飲用的量,即使葛根對身體好,不過還是要注意,【是藥三分毒】。
3. 多吃紅棗
紅棗也是生活中比較多見的一種補血食材,確實,紅棗對於補充和預防一些缺鐵性的貧血,還是比較有幫助的。
所以有人說45歲之後,就要多吃一些紅棗來補充體內的氣血。
此外紅棗還可以促進體內的血液流通,讓氣血運轉變快,也有助於女性把體內的有害物質排出體外,同時加速體內的雌激素分泌。
建議大家平時適當食用一些,來補充雌激素,就可以達到不錯的緩解效果。
當皮膚狀態改善,人也就越來越年輕。
4. 平時多吃海帶類食物
平時可多吃一些海帶類的海藻食物,這些食物雖然比較常見,不過由於是鹼性食物,對女性來說,也有健康方面的影響。
所以,女性朋友生活中可適量多吃一些,不僅可以促進雌激素的分泌,而且海帶中還含有一些膠質。
這些物質進入身體後,可以減少體內毒素以及相關的有害物質,讓內分泌變得協調。
當內分泌正常了,女性的衰老速度也會隨之改變,讓你在同齡的人或許更加年輕,建議大家生活中適當的吃一些。
5. 常吃一些百合
對女性朋友來說,上了年紀之後,雌激素含量降低,不僅會出現骨質疏鬆等疾病,還會影響到夜晚的睡眠,導致睡眠質量變差。
建議女性生活中多加注意和小心,儘早補充體內的雌激素。
這種給大家介紹一樣食材-百合,能減少絕經帶來的損害。
生活中可以適量的吃一些百合或者泡水喝,百合是一種鹼性的食物,還可以改善睡眠,同時在進入人體後,也可以促進雌激素的分泌。
詳細內容
飯前喝半碗此湯,全家老小的鈣都補足~
今天說的這個補鈣神器,既不是花生醬也不是牛奶,但是它比牛奶更便宜。
到處都有賣,全家老小都能喝,它就是紫菜。
別看紫菜乾癟癟的,但它卻有著各種重要的營養元素,一個都不少,有長壽菜的美稱。
一、紫菜的功效
1. 補充各種營養元素
鈣,紫菜本身含鈣很高,每100克紫菜中含鈣量大約400毫克,是很好的補鈣佳品。
鎂,紫菜含鎂量最高,每100克紫菜中含鎂460毫克,居各種食物之冠,被喻為「鎂元素的寶庫」。
鎂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,與鈣元素共同維護著骨質密度、神經和肌肉的收縮活動。
鐵,紫菜是日常食品中含鐵最多的,每100克紫菜含鐵46毫克。每週喝2~3次紫菜湯,就能補充人體所需鐵的含量,可預防缺鐵性貧血。
鉀,海藻中鉀含量居各種蔬果之首,特別是紫菜,每100克含鉀量就達到164毫克。
在人體中,鉀元素通常和鈉一起作用,維持血壓和肌肉的正常活動。
2. 防癌
紫菜的有效成分對艾氏癌的抑制率達53.2%,有助於腦腫瘤、乳腺癌、惡性淋巴瘤等腫瘤的防治。
3. 養護血管
現代醫學認為,多吃紫菜具有減少膽固醇及養護血管的作用,可促進大腦發育,有抗惡性貧血的功效,對改善夜盲、食慾不振、發育障礙等有良效。
二、不同搭配,功效翻倍
小小的一片紫菜,竟藏著大大的能量。
其實不止如此,它與不同食物搭配煮湯,會發揮出更多的功效。
1. 香油紫菜湯-緩便秘
將紫菜倒入開水中煮開,適當調味後滴入香油即可食用。
紫菜中20%的營養成分是膳食纖維,可以促進腸蠕動,將有害物質排出體外,保持腸道健康。
2. 紫菜蝦皮湯-補碘又補鈣
紫菜的碘含量非常豐富,幾乎是糧食和蔬菜的100倍。此外,紫菜中鐵和維生素B12的含量也很豐富,它們都是造血所必需的營養素。
蝦皮含鈣豐富,兩者搭配相得益彰,對缺鐵性貧血、骨質疏鬆症有一定效果。
3. 紫菜瘦肉湯-延年益壽
每10克乾紫菜含蛋白質25~30克,與大豆相當,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、碳水化合物、鈣、磷等營養成分。
紫菜中的蛋白質和其它營養成分容易被消化吸收,非常適合消化功能減退的老年人食用。
配以瘦肉做湯,營養更均衡,且不油膩,對老年人有延年益壽的作用。
4. 紫菜蛋湯-益腎降壓
雞蛋的營養成分全面而均衡,蛋白質含量極高,且易於消化吸收。
紫菜與雞蛋搭配促進維生素B12和鈣質的吸收,具有補腎養血、輔助降壓之功效。
5. 豆腐紫菜湯-益氣降脂
豆腐性味甘涼,能益中氣、和脾胃。中醫認為,紫菜有化痰、除濕、利尿等作用。
將這兩種食材一起煲湯,味道鮮美,易於吸收,非常適合老年人及高脂血症患者食用。
6. 生拌紫菜-利尿清熱化痰穩壓
乾紫菜入沸水,加入醬油、鹽、白糖、米醋,根據口味調味。瀝乾水分後裝碗,直接吃。
這個做法簡單,而且清熱利尿,對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的助益。
7. 紫菜蘿蔔湯-除痰潤肺
白蘿蔔有除痰潤肺的作用,可消食通腸胃。
白蘿蔔與紫菜同食可清熱化痰、行氣軟堅,可改善甲狀腺腫大、淋巴結結核。
提醒:
紫菜每次食用15克為好,體質虛寒及容易腹痛、腹瀉者應少吃。
食用前最好用清水泡發,並換一兩次水,以清除污染物。
詳細內容
心梗發作的魔鬼季
氣溫每下降1℃,心梗風險就增加2%
研究發現,氣溫每下降1℃,心梗風險就增加2%。
氣溫降低確實對心梗發病率有一定的影響,特別是在寒冷乾燥的冬季。
● 低溫會使血管收縮,造成血管阻力上升、血壓增高、心臟負荷加重。
● 乾燥的室內室外環境,加劇體液的消耗,會導致血液黏稠度明顯增加,加大發病的風險。
● 北方的冬季為了禦寒,人們多會選擇攝入更多的高熱量食物(比如肉類)或是飲酒,上述原因均會使心梗的發病率明顯升高。
心累出現「撲克臉」,別不當回事!
易患心梗的人普遍有張「撲克臉」,因為冠狀動脈明顯狹窄的人,「心累」而沒有更多力氣做出各種表情。
但並不能因此證明「撲克臉」就是高發人群,只是給一個提示作用。
心梗雖然說在老年人群中常見,但目前青壯年患者也不少見。
更主要的還是關注傳統的心血管危險因素,如: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吸煙、肥胖、家族史。
控制這些危險因素,才能有效降低心梗的發病率。
預防心梗不能光吃素,還要適當吃點肉
肥胖確實是心梗發病率增高的一項危險因素,但這並不是說瘦人就不會得心梗。
吸煙、肥胖、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高血壓,這些都是心梗發病的明確的危險因素,合併的危險因素越多,其患心梗的風險就越高。
因此,控制血壓、血糖、血脂,戒菸、減重、適當運動,才是遠離心梗的「硬道理」。
而一些老年人擔心吃肉太油,血脂高,乾脆徹底「吃素」,這對預防心梗有幫助嗎?
吃得過油,確實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,增加心梗的發生風險。
但老年人單純吃素,並不提倡。應該是低鹽、低脂的多樣化飲食。
低脂飲食並不是一點葷腥不碰,必要的魚、肉、蛋的攝入也是很重要的。
它有助於維持人體的基本功能、防止或延緩肌肉減少症的出現,對於老年人來說是十分必要的。
雖發病急,但90%是可防可控,發生胸痛別馬上濫用藥
患者居家時,一旦突發劇烈胸痛,要第一時間呼叫119。
等待的過程中,可含服硝酸甘油或是速效救心丸,而後平臥於床上,減少活動,等待醫護人員到來。
心梗發病的明確危險因素,90%是可防可控的,除了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外,其他的都可以進行干預。
寒冷的季節,大家需要注意保暖、防止受寒,而且要適當飲水、降低血液黏稠度,同時合理膳食、注意休息,這些都會降低心梗的發生風險。
心臟實則很脆弱,別輕易考驗它的「忍耐力」。
心臟雖然不吃不喝,但它一刻不停地為人們工作。
在某些特殊情況下,比如飽餐、受寒、情緒激動、過度勞累、大量飲酒,心肌耗氧量急劇上升,供氧需氧之間失衡,都會給心臟帶來負擔,有的會表現出嚴重的臨床症狀,甚至出現急性心梗。
因此,控制相關的危險因素,系統正規的藥物治療,避免各種不良的刺激,這樣才會大幅減少罹患心梗的風險。
詳細內容
大雪過後吃它補眼不花血管通精神足
「大雪補得當,一年不受寒」,真正進補就要等到大雪節氣以後,補得太早反而容易上火。
而大雪節氣之後,正是一年中『進補』的最佳時機。
民間有【一鴿勝九雞】的說法,鴿肉為肉中之精品。
• 現代醫學認為:鴿肉能壯體補腎、生機活力、健腦補神、提高記憶力、降低血壓,調整人體血糖、養顏美容,使皮膚潔白細嫩,延年益壽。
• 中醫認為:鴿肉性平,味甘、鹹,歸肝、腎經,具有滋陰壯陽、養血補氣、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等功效。
1. 補血養血
民間稱鴿子為「益血動物」,貧血的人食用後有助於恢復健康。
2. 降膽固醇、護血管
鴿肝中含有最佳的膽素,可幫助人體很好地利用膽固醇,防止動脈硬化。
3. 保護皮膚、抗衰老
乳鴿的骨內含有豐富的軟骨素,可與鹿茸中的軟骨素相媲美。
經常食用,具有改善皮膚細胞活力、增強皮膚彈性、改善血液循環、保持面色紅潤等功效。
4. 養髮、黑髮
鴿肉中還含有豐富泛酸,對脫髮、白髮和未老先衰等有很好的助益。
5. 加速傷口癒合
乳鴿含有較多的支鏈氨基酸和精氨酸可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,加快創傷癒合
6. 益氣養虛、提高記憶力
中醫認為,鴿肉易於消化,具有滋補益氣、祛風解毒的功能,對病後體弱、血虛閉經、頭暈神疲、記憶衰退有很好的補益作用。
7. 增強免疫力,老幼孕皆宜
鴿子營養價值較高,對老年人、體虛病弱者、手術病人、孕婦及兒童非常適合。
不僅增強體質,對高血壓、血管硬化以及用腦過度引起的神經衰弱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。
詳細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