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千八百多年前,醫聖張仲景寫下了一張千古名方-甘麥大棗湯。僅僅只有三味(甘草、小麥、大棗),卻有神奇的療效。
◆ 甘草可以治療胃虛弱、舒緩止痛。
◆ 紅棗養氣滋陰。
◆ 小麥能養心液,舒緩精神。
甘麥大棗湯有助於減輕失眠、神經衰弱及性情躁怒者,對於緊張或壓力導致的便秘也有極大的幫助。
情緒不穩定,經常有想哭的衝動,或頻頻打呵欠,因腸胃虛弱造成的精神不濟,多飲用此湯都可以改善。
對工作壓力造成的情緒改變,也有很好的減壓效果。
原料:甘草、小麥、大棗。
做法:
1.先將小麥洗淨,濾掉浮沫,然後用淨水約800毫升,煮上述三味藥,用小火慢慢熬。
2.煮沸後煎至400毫升左右,去渣,分幾次飲湯,最後吃掉大棗即可。
注意:舌苔厚膩,體內有痰者不宜。
要清楚體內有痰,有個最簡略的方法「舌苔厚膩,自覺口中黏膩」。
不同症狀,草麥有別:
自己做甘麥大棗湯時,可結合實際情形,選擇合適的「草」與「麥」,效果會更好。
◆ 如煩熱顯著時,伴有口乾舌燥,手腳心熱,舌質紅,舌苔薄少者,可以用生甘草,補虛的同時兼能清熱。
◆ 若以精力疲憊,乏力倦怠等表示為主,可選用炙甘草,側重于溫補脾胃,益氣和中。
◆ 至於「小麥」,通常用小麥的成熟果實就行。
◆ 而當陰虛,夜間盜汗嚴重時,則可用小麥未成熟的乾癟果實「浮小麥」取代,益氣除熱之餘還可以斂汗、止汗。
甘麥大棗湯的三味藥中,兩味是食物,可謂平和之極,但效果卻不是一般的好,除了治病,還有保健的作用。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還可以把它變化成一個養生粥來食用。
原料:小麥、大棗、甘草。
做法:大棗掰開,和小麥、甘草一起煮成粥。
用法:每日晚餐食用。
功效:養心、安神、鎮靜、止虛汗。
調理:經前緊張症、更年期綜合症、小兒多動症、神經衰弱、嚴重失眠。
如何預防情緒崩潰 也許有人覺得,那些對我都沒用。 我本來心情好好的,卻也會瞬間...
詳細內容★ 一套甩手操,疾病繞著走 中醫認為,在氣血快速流通的作用下,一些壞死細胞、體內垃圾...
詳細內容踮腳,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,但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! 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,功...
詳細內容1.生活 少食肉、曬太陽、雨中行、常唱歌、飯後息、挺起胸、靜坐思、天倫樂、步當車、行...
詳細內容一千八百多年前,醫聖張仲景寫下了一張千古名方-甘麥大棗湯。僅僅只有三味(甘草、小麥、大棗),卻有神奇的療效。
◆ 甘草可以治療胃虛弱、舒緩止痛。
◆ 紅棗養氣滋陰。
◆ 小麥能養心液,舒緩精神。
甘麥大棗湯有助於減輕失眠、神經衰弱及性情躁怒者,對於緊張或壓力導致的便秘也有極大的幫助。
情緒不穩定,經常有想哭的衝動,或頻頻打呵欠,因腸胃虛弱造成的精神不濟,多飲用此湯都可以改善。
對工作壓力造成的情緒改變,也有很好的減壓效果。
原料:甘草、小麥、大棗。
做法:
1.先將小麥洗淨,濾掉浮沫,然後用淨水約800毫升,煮上述三味藥,用小火慢慢熬。
2.煮沸後煎至400毫升左右,去渣,分幾次飲湯,最後吃掉大棗即可。
注意:舌苔厚膩,體內有痰者不宜。
要清楚體內有痰,有個最簡略的方法「舌苔厚膩,自覺口中黏膩」。
不同症狀,草麥有別:
自己做甘麥大棗湯時,可結合實際情形,選擇合適的「草」與「麥」,效果會更好。
◆ 如煩熱顯著時,伴有口乾舌燥,手腳心熱,舌質紅,舌苔薄少者,可以用生甘草,補虛的同時兼能清熱。
◆ 若以精力疲憊,乏力倦怠等表示為主,可選用炙甘草,側重于溫補脾胃,益氣和中。
◆ 至於「小麥」,通常用小麥的成熟果實就行。
◆ 而當陰虛,夜間盜汗嚴重時,則可用小麥未成熟的乾癟果實「浮小麥」取代,益氣除熱之餘還可以斂汗、止汗。
甘麥大棗湯的三味藥中,兩味是食物,可謂平和之極,但效果卻不是一般的好,除了治病,還有保健的作用。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還可以把它變化成一個養生粥來食用。
原料:小麥、大棗、甘草。
做法:大棗掰開,和小麥、甘草一起煮成粥。
用法:每日晚餐食用。
功效:養心、安神、鎮靜、止虛汗。
調理:經前緊張症、更年期綜合症、小兒多動症、神經衰弱、嚴重失眠。
資料來源:健康養生大百科、田丹健康工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