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把花椒等於4種藥!
說起花椒,第一個反應就是廚房裡必備的香料,尤其是吃麻辣火鍋時,更是不可缺少的調料。
但要是只把它當做調料,那就太大材小用了。
中醫認為,花椒可以溫中散寒、除濕止痛、殺蟲解毒,是身體養生保健的絕佳材料,廚房第一的養生調料!
1把花椒=4種藥
1.薑棗花椒:泡茶散寒
生薑可以祛除寒氣、寒邪;花椒可以排出體內陳寒,溫暖身體;紅棗可以益脾胃、補氣血。
一起泡水喝,可以驅寒保暖、防治下焦濕寒,尤其適合痛經、白帶異常、男性腎寒、慢性腹瀉等症狀的人群飲用。
取紅棗、薑片、花椒、紅糖適量,然後泡水喝,堅持每天一杯,早晚兩次溫服,對體寒有很好的改善作用,在女性出現痛經時服用可以有效緩解疼痛。
2.粗鹽花椒:熱敷鎮痛
如果你久站或者久坐就腰酸背痛、肌肉乏力,很可能是肌肉裡的濕氣在作怪。
可以試試用花椒熱敷,可以有效緩解肌肉酸痛,祛除腰腿肌肉裡的濕氣,讓身體更強健。
取花椒與粗鹽入鍋內同炒,或用乾淨的紗布包起來放在微波爐加熱,趁熱敷於腰部和關節部位,可以有效緩解酸痛,對關節炎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。
如果配合拔罐的話,效果更佳哦!
3.乾薑花椒:沖飲暖胃
夏天,真的是避免不了空調、冷飲、西瓜,稍微吃多了點,就拉肚子,到了秋天也還是容易受涼腹瀉。
遇到這樣的情況,可以試試乾薑煮花椒水。
乾薑和生薑的功效有很大的區別,生薑祛表寒,乾薑除裡寒,而且可以溫化五臟六腑裡的濕氣。
和同樣可以驅寒祛濕的花椒一同飲用,可以有效的改善腸胃不適、脾胃受涼、嘔吐腹瀉。
將喝完的乾薑花椒渣用乾淨的紗布包起來,還可以熱敷穴位,也有很好的幫助哦!
★皮膚不清爽需長痘
★美容皮面不均,是五臟六腑,出現形成表徵,表現出來的,必自我健康知識。 月經證各種表現是警訊 閉經、痛經、停經、子宮出血、更年期、躁鬱症,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 腰酸背痛是身體的警訊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血壓高低者是警訊 是身體出現者,必自我先知,防病變未來知識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什麼是溫熱體 濕熱毒是重病源的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是保健康,保命長壽的守則。 蹲下去站不起來 起來很困難,是氣沒了,血沒了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氣虛血虛的 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憂鬱症是疾病原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 過敏性是身體的風證過高 過敏體質是健康退化的表徵
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
健康需知保健
- 婦女證狀,學習會員知識須知,健康美麗。
- 四季感冒、八種咳嗽,學習會員知識防感染。
(一般感冒有五種證型,咳嗽有八種證型,需學習知識防感染。)
4.水煎花椒:活血養髮、泡腳止癢
中老年人大多陽氣虛弱、身體虛寒,花椒簡直是中老年人最友好的泡腳藥材。
用花椒來泡腳,可以有效的祛除身體寒氣,緩解腿腳酸痛。
堅持用花椒泡腳,還能夠改善寒性體質,促進全身血液循環,溫經止痛,還能補腎養髮、預防白髮。
花椒水還能夠止癢殺菌、緩解足部異味,在中醫上來說,如果有腳氣的話,用花椒水泡腳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花椒這樣保存不生蟲
1.乾花椒
花椒使用量比較少的家庭,可以直接用乾燥的密封瓶封裝,或者分成小袋分別密封儲存。
將乾花椒裝到密封袋中時,注意要通風乾燥。下面要墊上木板或別的物體隔潮,以免潮氣多了會發黴的。
2.鮮花椒
鮮花椒要用自封袋封住,放在冰箱裡,鮮花椒洗淨後去除多餘的水分,拿一個密封好的塑膠袋放進一些涼開水,平放進冰箱的冷凍室。
什麼時候想用,拿出來連冰帶花椒,一起放進湯裡就行。一般能保持一年,絕對的原汁原味和剛採摘的差不多。
怎樣挑選花椒
如何購得色香味純的上等花椒,按外皮的色澤可分為兩種。
一種是表皮呈暗紅色的紅花椒,也就是我們平常愛用的花椒;
一種是青花椒,這種花椒即使果皮經過乾燥處理後,仍然會呈青綠色或青黃色。
無論是紅花椒,還是青花椒,品質好的,外觀上看均乾燥而富有油潤感。
紅花椒宜選擇色紅、無梗、皮細、顆粒均勻、口開籽少的;青花椒則要選擇色青綠、皮厚實、香氣濃和無雜質者。
看
主要是看花椒的色澤、椒粒的大小、開口的多少以及有無雜質。紅花椒裡面得是白色,染色的紅花椒裡面不是白色的。
捏
是指要去感受花椒是否乾燥,乾燥的花椒捏起來會發出沙沙的響聲。
另外,捏後放回花椒時,再觀察手掌,你就能檢查出花椒含泥灰雜質多不多了。
聞
品質好的花椒都帶有天然的香味,而不是黴變的味道或者其它雜味。
用手抓一些,放在手心內稍握片刻,然後再聞手背而非手心,如果在手背上都能感受到花椒香氣,那說明這花椒品質好。
嘗
隨便取一粒花椒,用牙齒輕輕咬開,再用舌尖去感觸,然後輕咬幾下吐出。
仔細揣摩這花椒是否帶苦味、澀味等異常味道,只有麻味純正者,是上品。
買回家的花椒最好是密閉保存,以免色味散失後影響到使用效果。
物理調理美容應用
營養食物知識傳播
全民健康知識傳播保健團體,
讓更多人了解健康,增加養生的知識。
加入全民學習會員聯盟知識健康、營養師、藥師、醫師、免費諮詢、調理健康福利
文章圖片等部分內容及素材,來源於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台,中醫師、藥師、醫生、營養師,"由於文字、圖片、漫畫整理編輯發佈",主要目的分享信息,供全民健康知識傳播,如果文字、圖片或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問題,請原作者及時告知,我們將立即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