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肩問題,先治小腸?
頸肩問題是多數現代人的標配,一旦惹上,輕則頸椎肩周部位痛、酸、脹,重則手麻、頭暈、頭昏,甚至還會心悸心慌。
經常有朋友諮詢,說艾灸後一段時間,如果停灸,疼痛就會復發,就是說頸肩問題比較頑固,無法斷根。
一般在這種情況下,建議他們不要「頭痛醫頭;腳痛醫腳」,而是多找找小腸的問題。
這是為什麼呢?
一、小腸屬火,最怕受寒
在中醫眼裡,小腸與心互為表裡,氣血相通,其性屬火、屬陽,其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。
◆ 受盛化物
指小腸接受由胃初步粉碎、向下傳導的食糜,在小腸中停留一定的時間,起到容器的作用,以利於進一步的消化。
◆ 泌清別濁
指小腸在對食糜進一步消化的基礎上,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向脾傳導,並將食物殘渣傳送至大腸形成糞便、水分經腎臟滲入膀胱形成尿液。
◇ 那麼,小腸的這兩個功能通過什麼來實現呢?
一句話「有賴於小腸陽氣的充盛!」
並且,這一點已被現代醫學研究證實:
小腸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,裡面的消化酶是食物進行化學反應的催化劑,但消化酶需要在37℃~40℃下才能正常工作。
◇ 為什麼現代人容易消化不良?
因為貪食寒涼、衣著暴露、愛吹冷氣等不良習慣耗傷小腸陽氣。
對於屬火、屬陽的小腸來說,陽氣不足,就會動能不足,就會出現以下症狀:
1.身體吸收功能比較差,總是吃不胖或者補不起來;
2.飲食稍稍不注意就會肚子疼、拉肚子;
4.頸肩部僵硬、活動範圍受限,特別是在吃完生冷食物、喝完冰的飲料啤酒之後更加明顯;
5.心慌,胸悶,經常情緒低落,甚至抑鬱症。
二、小腸與頸肩的關係
關於頸肩問題,西醫和中醫在認知上存在很大的不同。
◆ 西醫認為
頸肩問題是骨頭問題,主要診療方式重在矯正骨頭,常導致越治越麻煩。
◆ 中醫認為
頸肩問題是經絡問題,主要診視方式重在疏通經絡。
經絡得通,氣血得暢,則疼痛、僵直、麻木,甚至眩暈、眼花、胸悶等症狀都會自行消失。
需要注意的是,頸肩有問題,不能僅僅疏通頸肩部位的經絡。
因為主管頸肩的經絡並不在頸肩,而在兩條胳膊的外側。它就是小腸經!
★皮膚不清爽需長痘
★美容皮面不均,是五臟六腑,出現形成表徵,表現出來的,必自我健康知識。 月經證各種表現是警訊 閉經、痛經、停經、子宮出血、更年期、躁鬱症,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 腰酸背痛是身體的警訊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血壓高低者是警訊 是身體出現者,必自我先知,防病變未來知識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什麼是溫熱體 濕熱毒是重病源的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是保健康,保命長壽的守則。 蹲下去站不起來 起來很困難,是氣沒了,血沒了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氣虛血虛的 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憂鬱症是疾病原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 過敏性是身體的風證過高 過敏體質是健康退化的表徵
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
健康需知保健
- 婦女證狀,學習會員知識須知,健康美麗。
- 四季感冒、八種咳嗽,學習會員知識防感染。
(一般感冒有五種證型,咳嗽有八種證型,需學習知識防感染。)
寒主收引、凝滯,當陰寒之邪入侵小腸經,經絡就會不通,氣血就會受阻,導致肩胛到頸側的肌肉僵硬、板結。
要知道,小腸經的全稱是手太陽小腸經,「太陽」的意思就是陽氣最盛之處。
試想一下,原本最需要陽氣的地方變得冷冰冰的,各種煩人的問題肯定會紛紛找上門來。
所以,按摩也好、推拿也好、艾灸也好,不能只知道在頸肩處折騰,疏通小腸經才是關鍵!
三、升陽,頸肩問題的根治之法
小腸屬火、屬陽,是陽氣最盛之處,故要根除頸肩問題,必須改善小腸受寒和小腸經不通的情況。
最佳方法就是升陽,自然,艾灸是上上之選。
那麼,該如何升陽呢?主要分3步
● 第1步-溫補脾腎之陽 ●
小腸屬於中焦,與脾胃密切關聯,當小腸受寒、陽氣虧虛時,脾胃乃至腎的陽氣也必定會受到牽連。
所以,為小腸驅寒的思路,其根本在於如何溫補脾腎之陽。
★ 建議取穴
神闕、關元,每個穴位灸20~30分鐘。
如果擔心上火,在灸完這兩個穴位後,建議多灸腿以引火下行,比如足三里、三陰交、湧泉等穴。
● 第2步-疏通頸肩部位 ●
頸肩部位,主要灸透3個穴位:肩井、頸夾脊、大椎。
★ 肩井
我們常用捏肩來消除疲勞,其實捏肩就包括了肩井所在的範圍。
中醫在推拿時,總是先推拿肩井,然後再推拿其他地方,最後以推拿肩井作為結束。
先推拿肩井,是為了讓人體全身鬆弛下來,便於穴位、氣血調動,效果才能好;
以推拿肩井結束,是為了把先前充分鬆開的氣血再緊一緊。
這就好比清理一口井,先要把井蓋打開,清理完畢後再把井蓋蓋上。
★ 頸夾脊
夾脊穴是經外奇穴,可調節督脈和足太陽經的經氣,緩解局部疼痛。
針對頸肩問題,建議選擇頸3~頸6夾脊穴,後正中線旁開0.5寸。
★ 大椎
大椎為「三陽」、「督脈」之會,全身陽氣都在這裡交會,灸透大椎就相當於打開了全身陽氣的總開關。
大椎不通的人,不光陽氣升不上來,還會堵塞大腸經、小腸經、三焦經、胃經、膀胱經、膽經、督脈。
艾灸大椎之前,為了增強效果,可以先刮痧,後艾灸。
● 第3步-疏通小腸經 ●
有效疏通小腸經,關鍵在於疏通它最易瘀堵的穴位,主要是下面3個。
★ 天宗
有頸肩疾患的人,按壓天宗會有強烈的痛感,並向四周擴散。天宗的主要作用就是生發陽氣。
★ 肩貞
這是小腸經的常見堵塞點,此處不通,會影響局部的氣血布散,久而久之則引發頸肩疼痛,故肩貞是治療肩部疼痛的首選穴位。
肩貞主治肩胛疼痛、手臂不舉、上肢麻木及各種肩部不適。
★ 後溪
後溪為小腸經的腧穴,為八脈交會之一,通於督脈,主治頭項強痛、腰背痛、手指及肘臂攣痛等痛證。
◆ 注意
下午1~3點,小腸經當令,建議在這個時間段艾灸,效果更好。
物理調理美容應用
營養食物知識傳播
全民健康知識傳播保健團體,
讓更多人了解健康,增加養生的知識。
加入全民學習會員聯盟知識健康、營養師、藥師、醫師、免費諮詢、調理健康福利
文章圖片等部分內容及素材,來源於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台,中醫師、藥師、醫生、營養師,"由於文字、圖片、漫畫整理編輯發佈",主要目的分享信息,供全民健康知識傳播,如果文字、圖片或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問題,請原作者及時告知,我們將立即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