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九個特效養生穴,對應九種體質
為什麼有的人會痛經,吃點寒涼食物就腹瀉、腹痛?
為什麼有的人畏寒怕冷、手腳冰涼?
有的人總是五心煩熱?
為什麼有的人怎麼吃也不長肉,有的人喝水也會長胖?
為什麼有的人從頭到腳充滿「油膩感」,滿臉油光,大腹便便?
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疑問:同樣作為人,吃同樣的東西,喝同樣的水,為什麼差異這麼大?
這其實就是眾所周知的「因人而異」。
不同的體質,會表現出不同的身體狀態,其養生原則也就各不相同。
所以,中醫講的養生,主要是針對不同體質的獨有性養生,其宗旨是平衡陰陽,而不是虛補、亂補。
下面,給大家分享九種體質的經絡穴位調養法。
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道,不僅與臟腑有所連結,還關係到人的生老病死。
穴位是氣血停留彙聚的地方,是與深部組織器官有密切聯繫、互相輸通的特殊點。
通過經絡穴位按摩,不僅可以疏通經絡氣血、放鬆肌肉、接觸疲勞、緩解病痛,還可以放鬆心靈,緩解壓力也抑鬱,以達到健康養生、延年益壽的功效。
一、陽虛體質:祛寒補陽
徵狀表現:陽氣不足、手腳發涼、喜歡熱食、不耐受寒冷、大便稀溏、精神振、嗜睡。
保健穴位:關元穴。
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處,具有培元固本、補益下焦的作用,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。
按摩方法:艾灸關元穴或者按摩關元穴10分鐘。
關元穴被稱為「女性健康的佳穴」,經常按摩關元穴,能防範月經不調、痛經等,其實就是起到了驅寒的作用。
心理養生:讓心裡充滿陽光。
陽虛體質的人,性格一般是沉靜、內向、不愛說話的,情緒常常不好、易低落,給人的感覺不是那麼陽光。
陽虛體質者要特別注意心理調養,培養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,這樣陽氣自然可以生發。

二、陰虛體質:滋陰潤津
徵狀表現:皮膚乾燥、無形煩熱、口乾咽燥、眼睛乾澀、面頰潮紅或偏紅、便秘、尿黃短少。
保健穴位:復溜穴。
復溜穴位於小腿內側,太溪穴直上2寸處,具有補腎益陰、溫陽利水的作用,是滋陰的重要穴位。
按摩方法:用食指按摩復溜穴,每次按摩10分鐘。
按摩復溜穴對女性下焦冷、痛經、手腳浮腫也大有裨益。
心理養生:戒怒戒躁,鎮靜安神。
陰虛體質的人因為陰液虧少,容易內燥,性格上急躁易怒,情緒比較不穩定。
平時宜克制情緒,遇事要冷靜,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。
平時可以練習琴棋書畫來陶冶情操,也可以多聽一些輕柔、舒緩、抒情的音樂,防止惱怒。
三、痰濕體質:祛痰除濕
徵狀表現:面部皮膚油脂多、汗多粘膩、身體困倦、胸悶、面色淡黃而暗、舌苔偏厚膩。
★皮膚不清爽需長痘
★美容皮面不均,是五臟六腑,出現形成表徵,表現出來的,必自我健康知識。 月經證各種表現是警訊 閉經、痛經、停經、子宮出血、更年期、躁鬱症,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 腰酸背痛是身體的警訊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血壓高低者是警訊 是身體出現者,必自我先知,防病變未來知識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什麼是溫熱體 濕熱毒是重病源的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是保健康,保命長壽的守則。 蹲下去站不起來 起來很困難,是氣沒了,血沒了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氣虛血虛的 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憂鬱症是疾病原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 過敏性是身體的風證過高 過敏體質是健康退化的表徵
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
健康需知保健
- 婦女證狀,學習會員知識須知,健康美麗。
- 四季感冒、八種咳嗽,學習會員知識防感染。
(一般感冒有五種證型,咳嗽有八種證型,需學習知識防感染。)
保健穴位:豐隆穴。
豐隆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,外踝尖上八寸,條口穴外一寸,距脛骨前緣二橫指(中指)處。
按摩方法:每天按摩豐隆穴5-10分鐘,可以把脾胃上的濁濕排出去,從而起到祛痰化濕的作用。
心理養生:調暢情志、知足常樂,善於化解不良情緒。
痰濕體質者一般體型偏胖,體內痰濕停聚而影響氣血運行。
應該要學會修身養性、舒暢情志、善調情緒,保持一個穩定的思想情緒和心理狀態。
四、濕熱體質:除濕清熱
徵狀表現:面部油光發亮,常感到口乾、口苦、口臭、心煩困倦、眼睛紅赤、大便黏滯。
保健穴位:肝俞穴。
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,位於背部(第9胸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處),可以散發肝臟之熱,起到疏肝利膽,理氣明目的作用。
按摩方法:用雙手分別按壓雙側的肝俞穴,由輕逐漸加重,每次按摩3-5分鐘。
心理養生:平衡心態、冷靜克制、穩定心態。
濕熱體質的人性情較急躁,外向好動、活潑,常常心煩易怒。
需要注意保持平衡的心態,遇事不急不躁,冷靜處理棘手的事情,做到喜與憂、苦與樂、順與逆的正確對待,保持穩定的心態。
五、氣鬱體質:疏肝理氣
徵狀表現:性格憂鬱脆弱,內向不穩定、敏感多疑、面貌平素憂鬱、神情多煩悶不樂。
保健穴位:膻中穴。
膻中穴在人體的胸部正中線上,兩乳頭之間連線的中點,可募集心包經氣血,具有理氣止痛、生津增液的功效。
按摩方法:每次用中指或食指,按摩膻中穴10分鐘,調氣作用強,讓心不煩,胸也不悶。
心理養生:對於氣鬱體質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暢達情志。
可通過豁達法、鬆弛法、制怒法、平心法、心閒法、健忘法等來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。
六、氣虛體質:健脾補氣
徵狀表現:易氣喘吁吁、言語少、聲音低、易出虛汗、經常感到乏力、面色萎黃。
保健穴位:太淵穴。
太淵穴位於腕前區,橈骨莖突與舟狀骨之間,可以理血通脈、益氣行氣。
按摩方法:用拇指或食指掐按太淵穴,每日按50次。
按摩太淵穴,對於氣虛所引起的徵狀,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。
心理養生:氣虛體質的人,往往性格內向、安靜不愛動、膽小、保守、情緒不穩定、懶於言詞等。
氣虛體質者應注重養心神,學會調節情緒,省思少慮,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。
七、血瘀體質:活血化瘀
徵狀表現:面色晦暗、皮膚偏暗或色素沉著、易出現瘀斑、口唇紫暗、舌質暗紫、有瘀點。
保健穴位:委中穴。
委中穴位於膝蓋內側中央,具有舒筋通絡、散瘀活血、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按摩方法:用中指和食指按摩委中穴,力量適中,每次按摩10分鐘。
經常按摩委中穴,有助於強化腰腿力量、祛除腰酸背痛。
八、特稟體質:預防過敏
徵狀表現:適應能力差,體質有遺傳、先天性、家族性特徵,容易過敏。
保健穴位:足三裡穴。
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,犢鼻穴下3寸,距脛骨前嵴一橫指處。
不僅可以燥化脾濕,生發胃氣,還可以祛風通竅、理氣止痛。
按摩方法:艾灸足三裡可以預防過敏。
九、平和體質:平衡陰陽
徵狀表現:面色紅潤、皮膚有彈性、頭髮稠密有光澤、目光有神,味覺、嗅覺均正常,精力充沛。
對於平和體質的日常調養來說,全身就經絡穴位都適用,拍打身體感到疲勞的地方即可,以達到調理陰陽、暢通氣血、促進代謝為目的。
全民健康知識傳播保健團體,
讓更多人了解健康,增加養生的知識。
加入全民學習會員聯盟知識健康、營養師、藥師、醫師、免費諮詢、調理健康福利


入LINE群組

入免費學習會員
文章圖片等部分內容及素材,來源於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台,中醫師、藥師、醫生、營養師,"由於文字、圖片、漫畫整理編輯發佈",主要目的分享信息,供全民健康知識傳播,如果文字、圖片或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問題,請原作者及時告知,我們將立即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