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搓這3處,趕跑濕氣
有不少人洗澡時都習慣搓一搓,尤其是在夏天裡,總覺得污垢搓的越多越乾淨,真的是這樣嗎?
一、這樣洗澡,濕氣越來越重
其實,這些灰白色的細長條澡泥,主要來自於生理性污垢,是人體皮膚自然產生、分泌的代謝產物,包括老化脫落的細胞、汗液、皮脂等。
此外也有一定的外源性污垢,包括體表微生物、環境汙物、各類化妝品或外用藥物的殘留,以顆粒狀沉積在皮膚的表面。
很多人洗澡覺得搓得越多越乾淨,但其實這個觀點是有待商榷的。
過度清潔皮膚污垢,會破壞皮膚角質層。
尤其在夏天。我們常常會開著風扇和空調,這時候濕氣就會「乘虛而入」。
所以,搓澡別太用力,也別太頻繁,否則體內的濕氣會越來越重,也會降低皮膚抵抗力以及誘發或加重皮膚病。
總之,搓澡講究適可而止,最好隔幾天搓一次,溫柔一點,以皮膚不發紅、不疼為宜。
二、洗澡不擦乾,易感冒又加重濕氣
夏天裡,有些人洗澡後,圖省事和涼快,要麼草草擦身體,甚至擦都懶得擦乾脆風乾。
其實,洗澡後不擦乾身體,最直接的後果,就是被感冒盯上。
身體經常濕噠噠的,還容易被濕邪入侵,加重體內濕氣。
所以,洗完澡一定要擦乾,不好的洗澡習慣會加重濕氣,而好的習慣能夠去除濕氣。
三、趕跑濕氣,洗澡多照顧3處
1、腋窩
腋窩處有極泉穴,是心經的重要穴位。
經常搓一搓,不僅排濕氣,還能疏導心經鬱火。
2、肘窩
肘窩外側的曲池穴,都是人體關鍵「排汙口」。
★皮膚不清爽需長痘
★美容皮面不均,是五臟六腑,出現形成表徵,表現出來的,必自我健康知識。 月經證各種表現是警訊 閉經、痛經、停經、子宮出血、更年期、躁鬱症,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 腰酸背痛是身體的警訊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血壓高低者是警訊 是身體出現者,必自我先知,防病變未來知識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什麼是溫熱體 濕熱毒是重病源的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是保健康,保命長壽的守則。 蹲下去站不起來 起來很困難,是氣沒了,血沒了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氣虛血虛的 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憂鬱症是疾病原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 過敏性是身體的風證過高 過敏體質是健康退化的表徵
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
健康需知保健
- 婦女證狀,學習會員知識須知,健康美麗。
- 四季感冒、八種咳嗽,學習會員知識防感染。
(一般感冒有五種證型,咳嗽有八種證型,需學習知識防感染。)
3、腘窩
腘窩中心的委中穴,也是人體的「排汙口」。
方法:每週或隔週在肘窩、腘窩處連續揉搓5~10分鐘。
◆ 打上沐浴露後再搓。這樣能保護嬌嫩的皮膚。
◆ 老年人、孕婦以及其他行動不便人群,請小心,謹防摔倒!
四、這些時候不要洗澡
不管天氣怎麼熱,不管是涼水還是溫水,這些時候最好別洗澡,否則易虛脫、暈厥!
1、滿身大汗時
運動後、滿身大汗時不要立即洗澡。
要在心率恢復到平靜狀態後再洗澡,而且要補充營養物質和水分,以免虛脫。
2、喝酒後
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,阻礙糖原的釋放。
而洗澡時,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。
酒後洗澡,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,容易發生頭暈、眼花、全身無力,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。
3、飽餐後
飽餐後洗澡,全身皮膚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,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,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。
會影響消化吸收,引起低血糖,甚至虛脫、昏倒。
4、勞動後
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,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,否則容易引起心臟、腦部供血不足,甚至發生昏厥。
5、發燒時
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°C時,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%,身體十分虛弱,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。
6、血壓低時
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,可使人的血管擴張,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,發生虛脫。
7、饑餓時
饑餓時洗澡,可能會因為低血糖而出現頭暈、多汗、體力不支的情況。
五、總結提醒
出汗多的季節,每天洗一次澡即可,最多也不要超過兩次。
而為了保護皮膚油脂膜和有益菌群的完整,水溫不宜太高,應與體溫接近。
一般以35°C~40°C的溫水為宜,但最好也不要洗冷水澡。
物理調理美容應用
營養食物知識傳播
全民健康知識傳播保健團體,
讓更多人了解健康,增加養生的知識。
加入全民學習會員聯盟知識健康、營養師、藥師、醫師、免費諮詢、調理健康福利
文章圖片等部分內容及素材,來源於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台,中醫師、藥師、醫生、營養師,"由於文字、圖片、漫畫整理編輯發佈",主要目的分享信息,供全民健康知識傳播,如果文字、圖片或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問題,請原作者及時告知,我們將立即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