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立秋養生,不懂規矩要吃虧
立秋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,是干支曆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,時間在陽曆8月7~9日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記載:「秋,揪也,物於此而揪斂也」。
對中國人來說,立秋的重要性在於:它不僅是中國最早的節氣之一,而且還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,標誌著秋天的正式開始。
一、立秋習俗
1、貼秋膘
貼秋膘,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吃肉,「以肉貼膘」,寓意好口福,身體健康!
2、吃西瓜
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,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。
北方吃餃子,時逢立秋,寓意圓圓滿滿。
3、祭神
立秋是秋天的開端,天氣逐漸由夏入秋。
立秋祭神,祈禱一年平安健康,好收成!
二、立秋養生四字訣
1、防燥潤肺
秋季乾燥,多吃水果蔬菜,消除秋燥症、生津解渴、止咳化痰、清熱降火、養血生肌、潤肺。

養肺的蔬菜包括山藥、胡蘿蔔、蓮藕、百合、銀耳、木耳、豆腐等。
要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、蔥、薑、蒜、胡椒等燥熱之品,少吃油炸、肥膩食物,以防加重秋燥癥狀。
2、解暑養胃
雖然夏天的炎熱已經過去了,但是還未出伏天,解暑一類的食物不能直接從餐桌上去掉。
所以,喝綠豆湯和薄荷粥能夠補充人體內所需的水分,以及減少人體汗液的流出。
★皮膚不清爽需長痘
★美容皮面不均,是五臟六腑,出現形成表徵,表現出來的,必自我健康知識。 月經證各種表現是警訊 閉經、痛經、停經、子宮出血、更年期、躁鬱症,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 腰酸背痛是身體的警訊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血壓高低者是警訊 是身體出現者,必自我先知,防病變未來知識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什麼是溫熱體 濕熱毒是重病源的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是保健康,保命長壽的守則。 蹲下去站不起來 起來很困難,是氣沒了,血沒了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氣虛血虛的 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憂鬱症是疾病原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 過敏性是身體的風證過高 過敏體質是健康退化的表徵
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
健康需知保健
- 婦女證狀,學習會員知識須知,健康美麗。
- 四季感冒、八種咳嗽,學習會員知識防感染。
(一般感冒有五種證型,咳嗽有八種證型,需學習知識防感染。)
3、祛濕滋陰
立秋之後,晝夜溫差加大,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,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。
薏米對我們的身體起到祛濕消腫,清熱排毒的功效,對女性來說也是非常好的美容養顏食物。
4、護腰護頸
立秋之後,早晚較涼,稍不注意,就會出現腹痛、吐瀉、傷風感冒、腰肩疼痛等癥狀。
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湯,生薑具有發汗解表、溫胃止嘔、解毒三大功效,可有效防治「空調病」。
24節氣「大寒」養生知識
大寒的特點
此時按理該是全年最冷的時候,但從北方吹來的寒流通常多見於小寒時節,所以天氣有時反而不如小寒那般酷冷。
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尾,也是冬季即將結束的時節
看更多
5、改善便秘
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溫水,秋季乾燥,經過一夜的睡眠和休息,因為排尿、呼吸等原因,水分排泄的比較多。
所以,早上起來喝一杯溫水,既可以恢復身體水分,還有助於腸道蠕動,可防止便秘或改善便秘。
三、立秋日常「三注意」
1、注意早睡早起。
2、注意預防感冒。
3、注意食品、衣物黴變。
四、立秋食補
1、立秋四大名補
2、立秋四大水果
3、立秋食物搭配
秋季氣候乾燥,夜晚雖然涼爽,但白天氣溫仍較高。
所以根據「燥則潤之」的原則,應以養陰清熱、潤燥止渴、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,可選用芝麻、蜂蜜、銀耳、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。
全民健康知識傳播保健團體,
讓更多人了解健康,增加養生的知識。
加入全民學習會員聯盟知識健康、營養師、藥師、醫師、免費諮詢、調理健康福利


入LINE群組

入免費學習會員
文章圖片等部分內容及素材,來源於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台,中醫師、藥師、醫生、營養師,"由於文字、圖片、漫畫整理編輯發佈",主要目的分享信息,供全民健康知識傳播,如果文字、圖片或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問題,請原作者及時告知,我們將立即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