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餐吃得對,讓你更長壽
孫思邈曾說「夜飯飽,損一日之壽」,就是說晚上吃撐一頓,就是在減損一日的壽命,故晚餐宜少食為養生之道。
晚餐有「鬼食」之稱,雖然有些誇張,但也不乏道理,晚餐吃得不好,引起非常多的疾病,給身體埋下無數炸彈。
美國有一位健康專家提出了這個觀點:晚餐的作用,四分之一是維持自己的生命,四分之三是維持醫生的收入。
雖然比例不一定準確,但足以說明晚餐與身體健康之間的直接聯繫:「晚餐確實能夠決定你的壽命」。
這話說得可能有點誇張,但說明了一個事實:「晚飯吃不對,惹出一身病」。
一、晚餐不宜太過豐盛
為什麼現代人身體消化轉化不了?一是吃的多了,二是脾胃功能弱了。
脾胃功能的下降,則是由於長期飲食不節。
1.胃腸怕堵不怕餓,餓一餓更健康
人體晚上消化機能最差,陽氣都收斂潛藏起來,吃的營養越豐富,越轉化不了,剩下的就是垃圾,反而容易導致疾病。
2.晚餐吃得少,才是養生之道
我們的腸胃怕堵,不怕餓。
半饑半飽,人身體輕快精神;吃得肚子鼓鼓,反而疲勞沒勁。
營養不是越多越好,恰到好處最妙。
3.夜飯飽,損一日之壽
心慌未必是氣血不足,對現代人來說,多半是飲食過度,膽胃不降,堵在中間造成的心慌。
其實只要管住嘴,保持半飽狀態,使六腑保持空靈,五臟沒有壓力,心也就不慌了。
中醫的經絡理論中,心與小腸相表裡,小腸消化食物的能量來源於心臟,小腸脈不通,會加重心臟的負擔。
所以對於心功能弱的人來說,飲食非但不能大補特補,還要吃得少量,要注意節制,不能讓小腸有壅滯阻塞。
老人更是如此,老人多數心的功能有所降低,胃腸動力也不夠,吃的過多,心與小腸都受損,不可不戒!
很多老人都是在吃太飽後去世的,特別是晚餐吃飽吃撐,就在睡夢中不知不覺去了。
二、十種病都與晚餐吃太多有關
1.肥胖
據統計,90%的肥胖者緣於晚餐吃太好、吃太多,加上晚上活動量小,能量消耗低,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,日積月累,肥胖也就形成了。
生活中不少正在進行節食減肥的朋友,忽略了晚餐節食的重要性,不吃早、中餐,晚上卻大吃一頓,以致身體越減越胖。
2.糖尿病
長期晚餐過飽、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,很容易造成胰島負擔加重,加速老化,進而誘發糖尿病。肥胖也會引發糖尿病。
3.腸癌
晚餐若吃過飽,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,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,產生有毒物質。
★皮膚不清爽需長痘
★美容皮面不均,是五臟六腑,出現形成表徵,表現出來的,必自我健康知識。 月經證各種表現是警訊 閉經、痛經、停經、子宮出血、更年期、躁鬱症,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 腰酸背痛是身體的警訊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血壓高低者是警訊 是身體出現者,必自我先知,防病變未來知識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什麼是溫熱體 濕熱毒是重病源的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是保健康,保命長壽的守則。 蹲下去站不起來 起來很困難,是氣沒了,血沒了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氣虛血虛的 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憂鬱症是疾病原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 過敏性是身體的風證過高 過敏體質是健康退化的表徵
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
健康需知保健
- 婦女證狀,學習會員知識須知,健康美麗。
- 四季感冒、八種咳嗽,學習會員知識防感染。
(一般感冒有五種證型,咳嗽有八種證型,需學習知識防感染。)
加上活動量小、進入睡眠狀態中,使得腸壁蠕動緩慢,延長了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,增加了腸癌發生的風險。
4.尿路結石
人體排鈣尖峰值期在晚餐後四五個小時,若晚餐吃太晚,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,通常已進入睡眠中。
於是尿液滯留不能及時排出體外,致使尿中的鈣不斷增加,很容易沉積下來形成結晶體,長期積累就容易形成結石。
5.高血脂症
晚餐若採用高蛋白、高油脂、高熱量進食方式,會刺激肝臟製造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,從而形成高血脂症。
6.高血壓
晚餐內容若偏葷食,加上睡眠時的血流速度減緩,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。
進而引起小動脈收縮,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,易使血壓突然上升,也加速全身小動脈的硬化過程。
7.冠心病
晚餐的飲食若是偏向高脂肪、高熱量就可引起膽固醇增高,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。
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另一主因,是鈣質沉積在血管壁內。
因此晚餐的盛食、美食、飽食及過遲吃晚飯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8.脂肪肝
晚餐若吃太好、吃太飽,血糖和脂肪酸的濃度會加速脂肪的合成,加上晚間活動量小,也加速脂肪的轉化,極易形成脂肪肝。
9.急性胰腺炎
晚餐暴飲暴食,再加上飲酒,極易誘發急性胰腺炎,嚴重者甚至在睡眠中休克、猝死。
10.老年癡呆
若長期晚餐吃太飽,睡眠時胃腸及附近的肝、膽、胰臟等器官仍在運作中,使腦部不能休息。
當腦部的血液供應不足,進而影響腦細胞的正常代謝,加速腦細胞老化。
據統計,青壯年時期經常飽餐,老年後有20%以上的幾率會罹患老年癡呆症。
三、晚餐應該怎麼吃?
大家都知道這樣的一句諺語,早餐吃得像國王、午餐吃得像公主,晚餐吃得像乞丐,就是告訴大家要合理分配吃飯的比例。
四、健康晚餐要記住5要素
1.晚餐要在下午5~7點間吃
建議人們在晚上5點~7點間吃晚餐,並儘量保持規律。
即使加班不能保證每頓都按時吃飯,也最好在此時間段內時吃些健康零食、水果,喝杯牛奶。
2.晚餐要「查漏補缺」
吃晚飯前,回想一下早餐和午餐都吃了什麼,在晚上把今天缺的營養都補上,補足前兩頓缺少的食物,晚餐才能找到平衡。
3.吃晚飯時一心一意
邊吃飯邊做事,會分散吃飯的注意力,影響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,加之食物嚼不爛,必然會增加胃的負擔。
4.晚餐要注意粗細搭配
很多人知道晚飯要吃得清淡一些,但清淡不是不能吃肉,而是不能太濃汁厚味。
適當吃些肌纖維短、好消化的海產品、瘦肉、蛋類都可以。
注重粗細搭配,多吃些蔬菜和粗糧,少吃肥肉,從而增加胃腸動力,有助消化。
5.在外應酬時管住嘴
在國外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應酬、聚餐安排在中午,晚上回家吃晚飯,這不僅有利於維繫家人的感情,更對健康有利,值得提倡。
五、飯吃七分飽,健康活到老
飯吃七分飽,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是十分正確的!
很多長壽老人們的生活經驗以及民間養生理念都涉及節制飲食、適可而止的「七成飽」現象,很有意思。
六、七分飽到底是怎樣的感覺?
七分飽是一種因人而異的感覺,有點抽象不好衡量。專家認為,可以用下面這個方法來衡量七分飽:
胃裡還沒覺得滿,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,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,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。
可如果把食物撤走,換話題轉移注意力,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。
七、有一個標準需要牢記:
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、固定,這頓吃了七分飽,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饑餓的。
也就是說,如果提前餓了,就意味著沒吃到七分飽,可以適當再增加一點飯量。
物理調理美容應用
營養食物知識傳播
全民健康知識傳播保健團體,
讓更多人了解健康,增加養生的知識。
加入全民學習會員聯盟知識健康、營養師、藥師、醫師、免費諮詢、調理健康福利
文章圖片等部分內容及素材,來源於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台,中醫師、藥師、醫生、營養師,"由於文字、圖片、漫畫整理編輯發佈",主要目的分享信息,供全民健康知識傳播,如果文字、圖片或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問題,請原作者及時告知,我們將立即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