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,防寒更重要
2019年三伏天分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共40天。
◆ 初伏:7月12日~7月21日;
◆ 中伏:7月22日~8月10日;
◆ 末伏:8月11日~8月20日。
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,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、悶熱的日子。
一、伏天防寒更為重要
上點年紀的人都知道「伏天」的可怕!怎麼說呢?
就好比一個女人月子坐不好,會影響一輩子的身體是一樣的。
伏天過不好,對我們的健康影響太大,絕非危言聳聽。
首先,入伏後有一個問題一般人都會搞混-伏天裡我們是不是要一心防暑?
錯!正好相反,伏天裡應該是要一心防寒。
伏天開始,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,血管處於擴張狀態,腠理開泄,一旦著涼,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。
人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,愛吹空調,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。
很多病都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,或過於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。
千萬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,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。
你沒聽過「冬病夏治」或者「冬病都是夏天積累的」嗎?
就是因為伏天開始你可能因為以下這些事情而導致寒氣入體:
1.受涼,如洗冷水澡、喝涼水、吹空調等;
2.從飲食中來,主要是進食冰涼的食物,如冷飲、冰鎮水果等。
二、夏天要善養正氣
夏天天氣很熱,其實在陰陽學上叫做陰,所以陰氣很多。
那麼我們人的陽氣碰到夏天這個氣候的陰氣,就會容易煩躁,容易發脾氣。
這個時候精神容易破壞,使人有煎熬昏厥的感覺。
夏天陰火,外面熱得不得了,腸胃反而是寒的,所以夏天胃口不好。
寒氣聚集在後背、大腿、膀胱經,身體臟腑能量強,就能把寒氣頂出來,如果裡面也是一團寒冰,擋不住,就會越來越寒。
夏天的濕毒主要分風濕、寒濕、暑濕、痰濕幾種,體內無濕氣血就自然運行,正氣存內,諸邪難入侵。
三、三伏天靜曬太陽,濕寒全部趕跑
在盛夏之際,外界是暑熱驕陽,體內卻一陰寒生,用一線陽氣更容易平衡體內陰氣。
結合大自然的力量,讓自己的陽氣把寒氣趕出來!
三伏天,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,也是太陽的能量聚集到最強的時候。
三伏天,不要害怕陽光的侵襲,每天花半個小時,曬曬太陽,就能善用太陽的能量祛濕排寒,調理氣血,不花一分錢,效果也是一年中最好的!
具體方法:每天8~9點,天地間陽氣最盛時,大家可以在陽臺上,或者外面找一個地方靜坐,曬曬太陽,收收心,養養神。
記住:曬太陽就是你養神的時候,把心從人間雜事中收回來。
★皮膚不清爽需長痘
★美容皮面不均,是五臟六腑,出現形成表徵,表現出來的,必自我健康知識。 月經證各種表現是警訊 閉經、痛經、停經、子宮出血、更年期、躁鬱症,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 腰酸背痛是身體的警訊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血壓高低者是警訊 是身體出現者,必自我先知,防病變未來知識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什麼是溫熱體 濕熱毒是重病源的。您立即必需知的知識。是保健康,保命長壽的守則。 蹲下去站不起來 起來很困難,是氣沒了,血沒了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氣虛血虛的 是身體的警訊,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 憂鬱症是疾病原 您必自我了解知識修護。 過敏性是身體的風證過高 過敏體質是健康退化的表徵
您立即必知的知識。
健康需知保健
- 婦女證狀,學習會員知識須知,健康美麗。
- 四季感冒、八種咳嗽,學習會員知識防感染。
(一般感冒有五種證型,咳嗽有八種證型,需學習知識防感染。)
這個時候,拋下你的股票、工作,一切煩惱,把心從外面的花花世界收回來。
收心要點:既不外求,也不內求,守住自己的心神,太陽曬到你的頭頂,讓頭頂微微發熱。
你可以正面躺著,讓太陽曬曬前胸和頭臂;
也可以反面躺著,讓太陽曬曬後背、腰部,以及腿內彎曲部分的關節。
注意:
◆ 8~9點的太陽最好,每日半小時起曬,熱而不暈,曬而不傷。
◆ 大汗後可以用毛巾把汗擦掉,或者洗個熱水澡。
切記不要馬上吹空調,否則毛孔打開時,寒氣再度入侵,效果會大大減弱。
◆ 保持心平氣和。
四、三伏天的其它招術
1.喝熱茶
喝熱茶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。
研究證實,飲用一杯熱茶9分鐘可使體溫降低1℃~2℃,降溫可維持15分鐘以上。
因此,夏天喝熱茶是簡便易行的降暑良方。
夏季陽氣浮散於外,人體內裡虛寒,因此夏天應適當選擇溫熱食物。
喝熱茶,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,讓汗孔得以充分排汗,這樣才能更好地散熱。
同理,洗熱水澡、熱水泡腳也可達到促進汗腺分泌、增強代謝、加快散熱的作用。
2.艾灸
最佳的方法就是少食寒涼、以灸瀉熱,用艾灸的方法,先灸百會,再灸大椎,以達到以火瀉熱的效果。
在施灸的過程中,會適量或大量的出汗,這樣悶熱之氣會隨汗液得以宣洩,而且積蓄一冬的邪氣也得以散發。
灸完之後,再喝一些溫熱的薄荷葉水,頓時人就會感覺到清爽無比,悶熱之氣一掃而光。
所以夏天艾灸,瀉熱清涼是養生避暑的最佳方法。
如果能在每年最熱的「三伏天」施灸就會事半功倍,從而解決久治不癒的各種淤症、痛症和有損容顏美麗的問題,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。
3.八段錦
夏天運動最好不要出大汗,因此練練八段錦是個不錯的選擇,有助於身體修復治療頑疾。
「八段錦」老少咸宜,術式簡單,不受年齡、天氣和地點的限制,非常適合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們,每次練習只需二十分鐘哦!
4.趁熱調肩頸
三伏前後,心經氣血旺盛,和它相表裡的小腸經也會跟著氣血旺盛起來。
小腸經走肩膀,以擅長調理頸肩外頭著稱,被稱為「肩脈」。
所以凡是頸椎有不適、肩周問題的朋友就要抓住這個好時機來調理了。
這時在肩頸貼三伏貼也是打通「肩脈」的一個好方法。
5.敲打雙手小魚際穴
把手抬起來,手心向自己,然後讓雙手的小魚際相互砍。
每天有空就可以砍,尤其在下午1~3點氣血流注於小腸經的時候,砍夠200下,效果更明顯。
小腸經起於小指,沿著手臂的外側後緣上繞到肩胛處,所以它能調理頸肩問題。
功效:緩解肩頸酸痛,兼具祛斑美容同時還經過面頰,所以刺激小腸經還能減少兩側顴骨的斑點和魚尾紋,緩解口瘡、咽痛的問題。
它最後至於耳屏前方的聽宮穴,因此,耳聾、耳鳴、聽力下降等問題也能改善。
6.熱敷肚臍
女性、老人及兒童,平時可以用熱水袋或熱毛巾,敷在肚子上,半小時後取下。
每天堅持敷,輔助身體排汗散熱,是治中暑,解暑的好方法。
7.熱水浴
用冷水洗澡,會使皮膚毛細血管變細,反而跟讓人覺著熱。
而洗熱水澡,可以使毛細血管擴張,有利於機體散發熱量,消除人體疲勞。
8.熱水泡腳
在夏季,用熱水泡腳,可促進排汗,增強汗腺功能,提高耐熱力。
建議每晚臨睡前用40℃左右溫水浸泡雙腳,水淹沒踝關節處。
每次浸泡15~20分鐘,以感到微微出汗最好。
物理調理美容應用
營養食物知識傳播
全民健康知識傳播保健團體,
讓更多人了解健康,增加養生的知識。
加入全民學習會員聯盟知識健康、營養師、藥師、醫師、免費諮詢、調理健康福利
文章圖片等部分內容及素材,來源於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台,中醫師、藥師、醫生、營養師,"由於文字、圖片、漫畫整理編輯發佈",主要目的分享信息,供全民健康知識傳播,如果文字、圖片或轉載內容涉及版權問題,請原作者及時告知,我們將立即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