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列文章
常吃陳皮!疏肝、助眠還暖胃
我們平時在中藥店買的陳皮,不能算是陳皮,而是橘子皮,顏色是淡黃色,有濃郁的橘子味。
這種橘皮,不但沒有陳皮理氣化痰的功效,反而由於味辛沖、會破氣,造成反作用。
每年10月,茶枝柑成熟之後,就會開始陳皮的製作。
儲存年份越長、保存越完好的陳皮,等級越高價值越高。
小小一塊陳皮,為什麼備受大家喜愛呢?
中醫認為,陳皮味苦、辛,性溫,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的功效,常用於緩解脘腹脹滿、食少吐瀉、咳嗽痰多等徵狀。
民間有言:「一兩陳皮一兩金」、「百年陳皮勝黃金」。
陳皮確實是個寶,陳年越久越香、營養價值也更高。
其中,又以「甘、香、醇」的廣東新會陳皮最為出名。
正宗新會陳皮從製作、曬制,到乾燥保存、避免發黴都馬虎不得,所以才如此珍貴。
新會陳皮,相傳起源自宋代,至明清時期備受推崇。
《本草綱目》、《本草述》等都有記載,如今還被列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。
新會陳皮所用的原料為當地茶枝柑這個特定品種,待果子全熟後才採摘製作。
採摘後,用「兩刀開三瓣」的傳統手藝開皮、去果肉。
剝好的新皮不能用機械烘乾,必須靠陽光自然生曬,還要根據溫度、濕度隨時檢查陳化過程,多次翻曬。
陳化後的陳皮,內囊風化自然剝落,表面豬須紋明顯,由白色轉為黃褐色。
外皮原本橙紅的鮮豔色澤,隨著年份逐漸加深,10年陳的陳皮,外皮呈棕褐色。
外皮上無數大小均勻、且凹入的油點,皺縮十分明顯,被稱為「油室」。
油室通透、紋理清楚、凹凸感強,所含的橙皮甙等營養物質也越豐富。
俗話說:3年陳皮炒菜、5年陳皮煲湯、10年以上的陳皮泡茶才香。
經過10年的陳化,陳皮所帶有的苦、澀、辛辣味幾乎消失不見,刺激強烈的果酸轉為悠遠的清香、獨特的陳香。
泡出的茶湯,金黃的色澤中透著一抹紅,色如琥珀,只有年份老的陳皮才能泡出如此顏色。
年份短的陳皮,泡出的茶湯,呈青黃色、甚至青色。
用泡過6、7泡的陳皮,連著茶湯一起入菜,可以去腥解膩,尤其適合做紅燒肉、陳皮鴨等。
倒下去的一瞬間,清香氣竄了一整鍋,真是提鮮。
★ 藥食同源的陳皮,是家庭常備之物。
陳皮是一味我們常用的藥材,泡茶有健脾益氣、驅寒暖胃的作用,而搭配菜餚則可以解膩消煩、促消化,正符合秋季的飲食需要。
以下就為大家推薦一些陳皮的妙用。
1、陳皮煮生薑:預防感冒。
生薑可以祛風散寒、健脾化痰,將它與陳皮一起煮水,對預防感冒、調中開胃、安神有不錯的效果。
2、陳皮棗飲:改善食欲不振。
在這個炎熱的夏季常常會缺乏食慾,製作一杯陳皮棗飲,對改善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有助益。
3、陳皮檸檬茶:緩解咽喉不適。
陳皮燥濕化痰,檸檬富含維生素C、檸檬酸鈉。
咽喉不適者可嘗試用陳皮泡檸檬片,飲用后能緩解咽喉炎、咽喉腫痛,經常喝陳皮檸檬茶,可預防咽喉問題。
4、陳皮蜂蜜水:消暑解鬱。
夏天炎熱的高溫容易中暑,產生鬱結的壞情緒。
而陳皮搭配蜂蜜能起到消暑的作用,對脾胃好,酸甜可口的味道,瞬間趕跑酷暑的壞心情!
5、陳皮菊花茶:清熱明目。
菊花是一種清熱解毒的好物,對緩解眼睛疲勞有一定作用。
用陳皮與菊花搭配泡茶,無疑是適合上班族的茶飲。
詳細內容
手指發麻的預警疾病
手指發麻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現象,沒什麼大不了,可能是長時間敲鍵盤、玩手機,也可能是短暫性的手部肌肉僵硬等等。
其實,手指經常性發麻,是許多疾病發生的前兆,這些你都不能大意。
一、手指發麻具體是什麼
手指的感覺神經是由頸段脊髓分出神經根,在頸腋部組成臂叢神經,再分橈神經、正中神經、尺神經等通過上臂和前臂,成為未梢神經分佈到手和手指。
當這些部位的神經發生損傷、炎症、腫瘤、受壓等,引起感覺異常時,就會出現手指發麻。
二、手指發麻對人體會產生什麼危害
手指麻木是肢體運動神經受損的一種獨立性疾病,大多是由於中風偏癱、糖尿病、神經炎以及頸椎病、腰椎病等引起。
運動神經纖維周邊的微細血管被堵塞,致使運動神經纖維嚴重壓迫、受損,神經的傳導能力和傳導速度下降,就會出現手腳麻木。
嚴重者可發展為肢體癱瘓、肌肉萎縮等慘痛徵狀。
三、手指發麻有可能是下面這些疾病的前兆
1.中風
中風患者常出現頭痛、眩暈、肢體麻木、舌頭發脹等徵狀。
手指麻脹為其徵狀之一,但通常還會伴有胳膊和其他部位的麻木。
2.頸椎病
由於頸椎病的一系列病理變化,脊神經根可能受壓、牽拉和刺激,致使手指麻木、發脹。
表現為橈側或尺側,或五個手指一起麻脹,還有可能伴有握力降低現象。
麻木大多出現在手指和前臂。
手指及前臂的感覺減退,少數出現感覺過敏區,往往為病變節段受刺激引起。
3.短暫性腦缺血發作(TIA)
又稱一過性腦缺血或「小中風」,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壓、高血脂等症。
高血壓會引起血管痙攣、高血脂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、晚上睡覺時血流相對緩慢,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一過性腦缺血而引起單側手指發麻。
4.糖尿病
糖尿病會引起多種併發症,如果周圍神經發生病變,就會有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。
5.風濕性關節炎
手指麻脹是其早期表現之一,如同時伴關節腫痛,則更有這種可能。
6.心血管堵塞
因為血液不流通,可能會導致手指發麻。
7.末梢神經炎
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、營養不良,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,導致末梢神經炎,也會引起手發麻。
此時只要注意多補充營養,如補充維生素B1便可。
8.腕管綜合徵
又稱腕管狹窄症,是指腕部外傷、骨折、脫位、扭傷或腕部勞損等原因引起腕橫韌帶增厚。
當管內肌健腫脹,瘀血機化使組織變性,或腕骨退變增生,使管腔內周徑縮小,從而壓迫正中神經,引起手指麻木無力為主的一種病症。
9.手機肘
當人們使用手機接打電話時,手肘部彎曲程度往往超過90度,長時間保持通話姿勢使得尺神經在肘管內受壓或牽伸,會導致無名指和小姆指發麻變成「爪形手」。
或者拇指不能對掌、拇指與食指對指無力、手指不能分開與併攏等現象,導致手指發麻無力。
10.慢性酒精中毒
對於一些經常喝酒的人來說,如果出現手掌發麻,就預示著慢性酒精中毒。
慢性酒精中毒如果不進行及時處理,就會導致機體各系統功能障礙,甚至不可逆轉的病理損害。
如:慢性消化道炎和潰瘍、酒精中毒性心肌炎、脂肪肝或肝硬化、中樞神經系統變性或腦萎縮。
四、如何預防手指發麻
1.盡可能雙手並用
根據左腦支配右半身,右腦支配左半身的理論,總是使用一隻手只能刺激支配該手的一側腦子。
左腦優勢的人,應該加強左手和左側身體的使用,以激發右腦潛能,平衡左右腦關係,使其協調發展。
因此,喜歡用右手的人要多鍛煉左手,如用左手提物、關門窗、翻書頁、練習寫字、畫圖等,愛用左手的人應鍛煉右手。
2.培養手指的靈活性
要使指尖能從事一些比較精密的活動,如拼裝小型塑膠模型、擺弄小玩具、用小刀削鉛筆等。
3.增強批判節的柔韌性
這對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有益。
如伸屈手指、懸肘寫字作畫、織毛線衣等。
4.鍛煉皮膚的敏感性
皮膚觸覺不敏感就意味著大腦感覺中樞的遲鈍,所以應讓手指經常接受冷熱刺激,如冷水、熱水洗手等。
5.使手指的活動多樣化
總是單調的方法會減少手指靈活性,限制大腦和手指間的信息傳遞。
可進行各種形式的手指活動,必要時也可以用健身球來活動手指。
詳細內容
氣血就是女人的命根子
人,以氣血為本,所以人最怕氣血不足。
我們說一個人身體好,最基本的就是氣色好,反之,氣血不足則是不夠健康的表現。
40歲以後,體質處於下滑階段,氣血運行趨於緩慢,代謝能力下降,容易形成氣血不足。
自己測一測,8個症狀看氣血情況
1.頭暈耳鳴
大腦的功能需依賴氣血的充養,且精血、精氣之間可以互生互化。
若氣血不足,不能上充頭目,或致腎精虧虛,可見頭暈耳鳴。
2.臉色暗淡枯黃
皮膚白裡透著粉紅,有光澤、彈性、無皺紋、無斑代表氣血充足。
反之,皮膚粗糙,沒光澤,發暗、發黃、發白、發青、發紅、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、氣血不足。
3.眼白混濁
當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、發黃,有血絲,這就表明氣血不足了。
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,說明氣血充足;反之,眼袋很大、眼睛乾澀、眼皮沉重,都代表氣血不足。
4.頭髮乾枯分叉
頭髮黝黑、濃密、柔順代表氣血充足,頭髮乾枯、掉髮、頭髮發黃、發白、開叉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。
5.手心偏熱或冰涼
手的溫度是人體氣血的直接表現。
氣血充足的人,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乾燥的,如果手心偏熱、出汗或是冰冷,都是氣血不足。
6.牙齒不好
牙齒與腎的關係最為密切,如成人牙齒稀疏、牙齒鬆動、齒根外露等問題,多為腎氣虧乏。
牙齦萎縮也是氣血不足的表現,當你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,越來越容易塞牙,就要留意身體的狀況。
7.月經量少
女性的月經和氣血關係十分密切,如果女性月經量突然減少,甚至停經,那麼很可能就是氣血不足所致。
8.睡眠質量差
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樣入睡快、睡眠沉,呼吸均勻,一覺睡到自然醒,表示氣血很足;
而入睡困難,易驚易醒、夜尿多,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的人都是血虧。
一碗五紅湯,補足氣血,年輕健康
五紅湯,是指紅棗、紅豆、紅花生、紅糖、枸杞五味紅色食物共同熬製的養生滋補湯,對補氣血有良好功效。
1.紅棗
味甘,性平,能補脾益氣,改善血虛萎黃,紅棗中的多醣成分能促進造血機能。
2.紅豆
性平,味甘酸,可利尿。消腫和健脾。
紅豆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有補血和促進血液循環功能。
女性經期多出現頭暈眼花,面容蒼白等,常喝加紅糖的熱紅豆湯,能補血且改善貧血症狀。
3.花生
花生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,增加血小板的含量和改善血小板的質量,同時還能促進骨髓造血機能。
4.枸杞
枸杞久服堅筋骨,輕身不老,明目安神,令人長壽。
5.紅糖
甘甜、溫潤、無毒。具有益氣補血、健脾暖胃、緩中止痛、活血化淤的作用。
上述五種食物都有補脾生血之功,單用有效,五味合用更能增加補血作用。
此外,血壓太低的人經常飲用五紅湯,也會幫助恢復血壓。
詳細內容
飯前喝半碗此湯,全家老小的鈣都補足~
今天說的這個補鈣神器,既不是花生醬也不是牛奶,但是它比牛奶更便宜。
到處都有賣,全家老小都能喝,它就是紫菜。
別看紫菜乾癟癟的,但它卻有著各種重要的營養元素,一個都不少,有長壽菜的美稱。
一、紫菜的功效
1. 補充各種營養元素
鈣,紫菜本身含鈣很高,每100克紫菜中含鈣量大約400毫克,是很好的補鈣佳品。
鎂,紫菜含鎂量最高,每100克紫菜中含鎂460毫克,居各種食物之冠,被喻為「鎂元素的寶庫」。
鎂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,與鈣元素共同維護著骨質密度、神經和肌肉的收縮活動。
鐵,紫菜是日常食品中含鐵最多的,每100克紫菜含鐵46毫克。每週喝2~3次紫菜湯,就能補充人體所需鐵的含量,可預防缺鐵性貧血。
鉀,海藻中鉀含量居各種蔬果之首,特別是紫菜,每100克含鉀量就達到164毫克。
在人體中,鉀元素通常和鈉一起作用,維持血壓和肌肉的正常活動。
2. 防癌
紫菜的有效成分對艾氏癌的抑制率達53.2%,有助於腦腫瘤、乳腺癌、惡性淋巴瘤等腫瘤的防治。
3. 養護血管
現代醫學認為,多吃紫菜具有減少膽固醇及養護血管的作用,可促進大腦發育,有抗惡性貧血的功效,對改善夜盲、食慾不振、發育障礙等有良效。
二、不同搭配,功效翻倍
小小的一片紫菜,竟藏著大大的能量。
其實不止如此,它與不同食物搭配煮湯,會發揮出更多的功效。
1. 香油紫菜湯-緩便秘
將紫菜倒入開水中煮開,適當調味後滴入香油即可食用。
紫菜中20%的營養成分是膳食纖維,可以促進腸蠕動,將有害物質排出體外,保持腸道健康。
2. 紫菜蝦皮湯-補碘又補鈣
紫菜的碘含量非常豐富,幾乎是糧食和蔬菜的100倍。此外,紫菜中鐵和維生素B12的含量也很豐富,它們都是造血所必需的營養素。
蝦皮含鈣豐富,兩者搭配相得益彰,對缺鐵性貧血、骨質疏鬆症有一定效果。
3. 紫菜瘦肉湯-延年益壽
每10克乾紫菜含蛋白質25~30克,與大豆相當,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、碳水化合物、鈣、磷等營養成分。
紫菜中的蛋白質和其它營養成分容易被消化吸收,非常適合消化功能減退的老年人食用。
配以瘦肉做湯,營養更均衡,且不油膩,對老年人有延年益壽的作用。
4. 紫菜蛋湯-益腎降壓
雞蛋的營養成分全面而均衡,蛋白質含量極高,且易於消化吸收。
紫菜與雞蛋搭配促進維生素B12和鈣質的吸收,具有補腎養血、輔助降壓之功效。
5. 豆腐紫菜湯-益氣降脂
豆腐性味甘涼,能益中氣、和脾胃。中醫認為,紫菜有化痰、除濕、利尿等作用。
將這兩種食材一起煲湯,味道鮮美,易於吸收,非常適合老年人及高脂血症患者食用。
6. 生拌紫菜-利尿清熱化痰穩壓
乾紫菜入沸水,加入醬油、鹽、白糖、米醋,根據口味調味。瀝乾水分後裝碗,直接吃。
這個做法簡單,而且清熱利尿,對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的助益。
7. 紫菜蘿蔔湯-除痰潤肺
白蘿蔔有除痰潤肺的作用,可消食通腸胃。
白蘿蔔與紫菜同食可清熱化痰、行氣軟堅,可改善甲狀腺腫大、淋巴結結核。
提醒:
紫菜每次食用15克為好,體質虛寒及容易腹痛、腹瀉者應少吃。
食用前最好用清水泡發,並換一兩次水,以清除污染物。
詳細內容
經常手麻的人要注意了,你的身體可能面臨這7大問題
生活中經常會有人感覺到手麻,卻大都不知道緣由,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一下手麻的原因,手麻的朋友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:
1、姿勢不對
睡覺姿勢不對,比如將手壓在身體下面,時間長了引起血液不循環,導致手麻。
2、枕頭太高
枕頭墊太高會導致血液不循環,出現手腳發麻。
3、腕管綜合徵
表現為拇、食、中指的麻木疼痛,常有夜間麻醒史,醒後活動可好轉。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,影響手的精細動作,需手術治療。
4、更年期綜合徵
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象。隨著更年期的結束,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。
5、中風
手指麻木不一定會發生中風,但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,如果經常出現頭痛、眩暈、頭重腳輕、肢體麻木、舌頭髮脹等症狀,且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時,應多加以注意,警惕中風的發生。
6、頸椎病
引起手麻最常見的疾病就是頸椎病,它是中老年人好發的疾病之一。常伴有頸肩痛、頭暈頭痛或嚴重者雙下肢痙攣、行走困難,治療不及時或會引發癱瘓。
7、其他疾病
心腎疾病可引起手指發脹,一般伴有臉腫或腿腫;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現手腳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,此時要注意監測血糖。
如何自測是否患有頸椎病?1分鐘搞定!
第一,肢體的某一部位發生像觸電一樣的放射痛,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典型表現。如果同時伴有頭暈、噁心、視物旋轉的症狀,則往往伴有椎動脈型頸椎病。
第二,手指麻木,特別是兩邊手指都麻木了,就要想是不是得了頸椎病。兩邊手指麻木,可能是脊髓重要的結構受到了壓迫。
第三,做十秒手指屈伸的實驗,手握拳,然後完全伸開,計算10秒鐘做20次以上才算是正常的。
第四,沿著直線走一走,兩隻腳在一條線上走,得了脊椎型頸椎病的人就走不了直線。
預防手麻的方法
生活中,我們應當注意避免長時間低頭,避免頸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,多活動頸部,睡覺時枕頭不要過高、過硬。
有空時,做下列動作可以預防手麻現象:
五指張開垂直壓桌面4-5秒;
用力握拳4-5秒,然後將五指張開,這兩種動作可以重複做幾次。
總之,如果經常感覺手麻的話,我們可不能忽視,要及時去醫院,找到病因,必要時需要藉助頸椎片、測血糖等輔助檢查,以便針對性治療。
詳細內容
大雪過後吃它補眼不花血管通精神足
「大雪補得當,一年不受寒」,真正進補就要等到大雪節氣以後,補得太早反而容易上火。
而大雪節氣之後,正是一年中『進補』的最佳時機。
民間有【一鴿勝九雞】的說法,鴿肉為肉中之精品。
• 現代醫學認為:鴿肉能壯體補腎、生機活力、健腦補神、提高記憶力、降低血壓,調整人體血糖、養顏美容,使皮膚潔白細嫩,延年益壽。
• 中醫認為:鴿肉性平,味甘、鹹,歸肝、腎經,具有滋陰壯陽、養血補氣、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等功效。
1. 補血養血
民間稱鴿子為「益血動物」,貧血的人食用後有助於恢復健康。
2. 降膽固醇、護血管
鴿肝中含有最佳的膽素,可幫助人體很好地利用膽固醇,防止動脈硬化。
3. 保護皮膚、抗衰老
乳鴿的骨內含有豐富的軟骨素,可與鹿茸中的軟骨素相媲美。
經常食用,具有改善皮膚細胞活力、增強皮膚彈性、改善血液循環、保持面色紅潤等功效。
4. 養髮、黑髮
鴿肉中還含有豐富泛酸,對脫髮、白髮和未老先衰等有很好的助益。
5. 加速傷口癒合
乳鴿含有較多的支鏈氨基酸和精氨酸可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,加快創傷癒合
6. 益氣養虛、提高記憶力
中醫認為,鴿肉易於消化,具有滋補益氣、祛風解毒的功能,對病後體弱、血虛閉經、頭暈神疲、記憶衰退有很好的補益作用。
7. 增強免疫力,老幼孕皆宜
鴿子營養價值較高,對老年人、體虛病弱者、手術病人、孕婦及兒童非常適合。
不僅增強體質,對高血壓、血管硬化以及用腦過度引起的神經衰弱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。
詳細內容